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大理国的版图,据《元史·地理志》载:“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甸之江头城,凡三千九百里而远;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凡四千里而近。”羊苴咩城继南诏之后,仍为大理国的都城,称之为紫城、皇城,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朝曾先后封赠大理国王为“云南八国都王”、“云南大理国主”、“云南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大理国王”等封号。大理国的建置,前期沿袭南诏制度,仍设赕、节度、都督,后期废节度、都督,而以府郡代之。前期置有十赕:喜赕:在今大理市喜洲。邓赕:在今洱源县邓川一带。宁北赕:在今洱源县城。蒙舍赕:在今巍山县。赵赕:在今大理市凤仪。白崖赕:在今弥渡县红岩一带。云南赕:在今祥云县云南驿一带。品赕:在今祥云县城。云龙赕:在今云龙县旧州一带。河东赕:在今宾川县境。鹤庆、剑川两县仍属剑川节度辖区。大理国后期,行政建置的名目有府、郡、镇、部(赕、甸),部(赕、甸)隶属于府、郡。今大理州地域内的建置如次:凤羽郡:在今洱海北部地区,领赕(甸)四:邓赕(洱源县邓川)、宁北赕(洱源县城)、云龙甸(云龙)、喜赕(大理市喜洲)。天水郡:在今洱海南部地区,领赕(镇)七:赵赕(大理市凤仪)、白崖赕(弥渡县红岩)、河东赕(宾川县)、云南赕(祥云县云南驿)、品赕(祥云县城)、蒙舍镇(巍山县)、开南县(巍山县境内)。谋统府:府治在今鹤庆县,领赕二,其中义督赕在今剑川县。永昌府之胜乡郡在今永平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