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樂字号 ,作者朵朵
汉武帝梦里彩云南现的地方
祥瑞掩映下的土壤生机盎然
这片土地不仅出土了战国的青铜器
还发现了新石器遗址里的土陶碎片
在这里,土陶艺人捏制祖辈秉持千年的信仰
朴素,却充满力量
土陶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制陶技艺。土陶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型制、浓郁的汉代风韵、南北朝的特点,明清时期,又有吸收其他艺术之长处的印痕。土陶以独特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凸线花纹饰缀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质朴地显示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明显的时代特征。
制陶工艺有着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彩云南境,祥瑞掩映下的土地生机盎然,祥云县陶土资源丰富并且有悠久的制陶历史,有关这一点,清华洞新石器遗址里出土的土陶可以佐证。
罗晃照是禾甸大营村里的一名制陶匠,拉坯机回转的童年,转眼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他是一个淳朴且纯粹的人,与质朴的土陶完全匹配。
在大营村,会制作土陶的好手不在少数,罗晃照和亲家老杨便是其中一对搭档,关系融洽的两亲家让这次联姻有了“强强联手”的味道。
今日碰面,二人决定分别制作自己最拿手的土陶,这样既方便交流技艺,也可以探讨造型,实在是一举两得。
罗晃照要制作的是鳌鱼,这种神话中的吉祥物自古便有,但却从未在土陶造型上出现过,罗晃照是第一个制作土陶鳌鱼的人。
大营山上的泥土富含矿物质,可塑性强且耐高温,非常适合制作土陶。
罗晃照需要先利用陶轮拉坯,把黏土球放在转盘中心,随着陶轮转动,黏土球被手指挤压慢慢地往外拉而成为一个空洞的形状。
接下来要用泥浆结合两个部分,陶艺家最基本的工具就是双手,这是最早、最个人化及直接的塑形方法。
手筑虽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这种方法对陶器的大小及形状有更高程度的控制。罗晃照喜欢手工制作,这就像是一场与黏土对话,激发想象力之后去创造独一无二艺术品的过程。
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称之谓鳌鱼。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终日遨游大海嬉戏。
鳌鱼摆放在屋顶或家中作吉祥物之用,可以祈福,甚至据传还可以避免地震。
现在轮到亲家老杨展示了,他拿手制作祥云瓦猫。
大致相同的工序,同样需要陶轮与手筑的先后配合。
老杨比老罗年长近十岁,创造力稍逊,但论娴熟度,绝对是首屈一指。因为不能长时间用眼,所以他有时会一边闭眼休息一边拉坯,“瞎捏”像无稽之谈,但经验累积在手指的感觉能保证他不出差错。
罗晃照制作的土陶造型独特且品类众多,接地气但又总有别具匠心的设计。
倒装壶是罗晃照认为制作起来难度最高的一种陶器,该壶逆反了传统的壶顶注水法,而是把壶倒过来,将水从底部注入壶中,放正后倒出。
这种奇特的构造,巧妙的内部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先辈匠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以大营村为中心的约1.5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分布着20座规模不等的古窑,窑形为长条,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龙窑。其中多数已废弃不用,现在还在使用的有5座,罗晃照制陶处的窑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刚好要装一批花盆进去烧制,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杂柴、松枝等植物为燃料,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装烧面积大,产量高。但由于窑的结构简陋,这使装窑和出窑的劳动强度都极大。
琼浆玉液,引得人醉,总有人在年少时经不起酒精的诱惑,罗晃照也不例外。
“既然喜欢喝酒,那我就做一把独特的酒壶来藏酒”,这是罗晃照的想法。
如此环形的酒壶制作起来可不容易,但确是兼具美感与匠人的巧妙构思。
罗晃照想把自己的鳌鱼做成小挂件,正在咨询亲家的意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土陶才能更好走下去。
挑几只花盆赶在太阳下山前回家,罗晃照想早点回家陪陪小孙女。
南方有嘉木,古窑燃为陶
人与土之间的默契维持了千年
滚滚红尘,沧桑巨变
我们与先辈的智慧在陶器中陌路相逢
却又殊途同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