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象大理 > 名特产品

李福明:李小白银壶的六字真言

  • 大理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03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编前:

近日,《云南日报》关于《“金木土石布”云南解读》的文章发人深思。文中说:通过数代人的“守艺和创艺”,云南金、木、土、石、布“五韵盛景”形成了既有充分文脉传承,又影响辐射国内外的特色工艺品。按照材质划分,“金”包括斑铜、斑锡、乌铜走银、珐琅银器、银饰及民族刀具等金属类工艺品;“木”包括剑川木雕、红木木艺、根艺、竹编、藤编、草编等木竹藤草工艺品;“土”包括建水紫陶、华宁釉陶、易门陶、香格里拉尼西黑陶、傣族曼仑陶、滇中彩陶等陶瓷工艺品;“石”包括翡翠苴却砚特色石砚、麻栗坡祖母绿、马关石榴石、保山南红玛瑙、怒江碧玺、腾冲火山石工艺品、会泽迤砚、昭通紫砂石壶等石雕石刻工艺品;“布”包括彝族、苗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布依族、傣族、景颇族、纳西族、壮族、基诺族等多民族刺绣以及扎染、蜡染、织锦等布类工艺品……

大理有闻名遐迩的鹤庆、祥云银器,剑川木雕,凤仪、祥云、剑川土陶,白族、彝族、傈僳族、回族刺绣,更有文中没有提及的天然大理石画和凤羽砚。


回来。

这是一个无比温暖的动词。回,是因为曾经离开;来,是即将到来。那个曾经离开的人,即将到来。到来之地,正是称为“家”,或者“家乡”的地方。为什么离开?又为什么回来?回来之后如何?这本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罗伟邑村委会三义村隔“银都”新华村不远,这个村子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老银匠,叫李全宽,因为制银,家境比隔壁邻居好些,于是儿子得以读书走出村子,到县城畜牧局上班,又因为这样,两个孙子——李福才和李福明,得以走出鹤庆县城,到省外念书,并在外地打拼,直到2008年回来。


是的,2008年,当北京奥运会让举国欢腾之际,李福才和李福明兄弟毅然离开城市,回到三义村,运用在大学学到的互联网知识,开始从事电子商务工作,销售鹤庆土特产,包括银饰品。可以说,他们是整个大理州较早建立公司官网、通过互联网销售手工艺品的工作室。当时,他们最大的感触就是鹤庆的银饰品同质化非常严重。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外省朋友家中得知,一把银壶在日本要卖十几万,兄弟俩就吓着了。相比之下,鹤庆的银饰,银手镯家家能做,酥油灯一类的佛事用品仅藏区用,很受区域限制,普通的银饰品你家八元一克我家六元一克竞争异常激烈,还有人家可以更低,结果只能掺假,不然利润从哪里来?

这样,李氏兄弟选中了银壶制作,开创了“李小白”品牌。


“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让银壶为茶席增添光彩。”李福明这样解释:“今天年轻人的审美,已经回归简约,轻装修重装饰,很少有人再去吊顶,‘我的房子里用不着的东西一样都不要放进来’,‘我的生活怎么舒服就要怎么来’,银壶再也不是博古架上附庸风雅的摆件,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用品,这就要求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实用。还有,拙不是粗糙,萌也不是装嫩!病态的设计、不适用的、矫揉造作的、做工粗糙的,都是不健康的!工艺之美就是健康之美、和谐之美!在现代生活中传承传统工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经典技艺的呈现,二是审美的再创造。”

说起李小白这一名称,是因为哥哥李福才自幼喜欢“公子小白”齐桓公,QQ、微信呢称都是“公子小白”,又是李姓,所以叫李小白。银子是白色的,李白是诗仙,李小白作为银壶品牌,乍一听,就让人眼前心里一亮。


有老银匠爷爷的基础,有隔壁新华村制银的底蕴,加上成熟的电子商务模式,李小白这个品牌一下子走俏,知名度和美誉度都非常高。

“时至今日,鹤庆银器已经走过了大师路线和个人光辉的年代。”李福明强调:“用品质树品牌,一个成功的品牌里,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

李福明用六个字概括李小白银壶的特色:阳光、温暖和信任。


阳光,是说圆润。在李福明看来,中国茶道设计中最美的元素就是圆,圆具有和谐、圆满、均衡的意义,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之一,李小白所有的银壶,都是圆润的,这也符合传统的审美习惯,除了好看,还因为圆润的造型不会改变茶汤的品质,更适合泡茶。此外,银壶还融合了竹编、大漆、玉雕等中国传统技艺。比如,在壶盖上安置四根印度尼西亚藤条作为壶摘,既有国际范儿又别出心裁,赏心悦目;又如,安装翡翠或玛瑙的壶摘,既可隔热,翡翠和玛瑙或碧绿或朱红的色彩,又能为雪白的银壶锦上添花,异常华美;再如,将银壶的把手改为小叶紫檀,这样就不会烫手,同时小叶紫檀用久了会起包浆,有时间的痕迹,愈显珍贵。


温暖,是说精致好用的器物,你会爱不释手,如果今天泡茶的时候少了这个壶,你都会觉得不习惯,那这把壶给到你的就是温暖,而粗制滥造的器物,给你的只是负面的情绪。李小白银壶都是原创的,从设计开始,设计成熟后,李氏兄弟就和工人一起打制样品,样品制好后,再交由层层筛选过的匠人照样打制,以此严把品质关,借李福明的话说,是“产品质量不合意,一脚就踩掉了”。为此,他甚至不惜和师傅吵架,尤其是在赶货的时候,一边是紧迫工期,另一边是因为产品过不了他的品质关,让他把做好的壶踩扁了,要求师傅们重做,让他们非常不理解,但也正因为这样,在他近乎偏执的坚持下,一切由品质说了算的李小白银壶,每一把都十分温暖。


信任,说的是原料和经典古技法。李小白银壶的原料底线是必须符合欧盟标准,品质可靠,都是4个9的纯银;在技法上,全是纯手工,由匠人双手一锤一錾,通过经典的古技法完成。在这一点上,李氏兄弟坚决抵制住诱惑,将那些引诱他们用机械制作、或60%的工序由机械完成的人一一拒之门外,一直秉承手工所带来的精细,以及深深的人文关怀。李福明强调,手工中含有机器没办法做到的情感表达,虽然是金属、是土、是木,但它们有温度,因为它经过温暖的双手、火热的心来制作完成,这才是手工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日本,在欧洲,手工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


这样的银壶,一定很贵吧?

当你这样问,李福明立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千锤百炼,对得起这份价格!”

事实上,“李小白”银壶,从数千元到数万元的都有,最贵还有100多万元的。2017年参加北京保利拍卖会,15把金银壶,成功拍卖。其代表作品有金银错工艺镶嵌的《脸谱》《玉兰花》银壶和《千丝千扣》公道杯等。其中,《玉兰花》等作品荣获第三届中国民族工艺美术珍品展“神工·百花奖”金奖。

2017年,李福明在全国第六届非遗节上荣获“新生代工匠之星”,同年,云南省文化厅、中央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大理州政府与“李小白”签署协议,“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鹤庆基地”落地李小白工作室;2018年,“李小白”被评为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知名品牌,并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商业质量品牌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在此期间,云南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多家院校的教学实践基地落户李小白家。2020年,李福明被评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州级非遗传承人。


目前,李小白纯手工银茶具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流传于华人圈。线上就是淘宝和京东,线下则是品牌服务商,主要销往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以及国内各大城市。

你迟早会遇见的!

-END-

文字:又凡

图片:又凡 李福明

编辑:杨玥

校对:张丽春 杨静垚 陈媚秀 汪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