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傈僳族刀杆节主要流传于大理州漾濞县漾江镇一带,傈僳族爬刀杆,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杆节中主要的习俗表演活动,再现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岭的生活经历及攀藤附葛的艰苦卓绝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民间传统习俗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办。
2017年6月刀杆节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刀杆节来历传说
传说一
明代兵部尚书王骥受朝廷派遣,率兵到云南边陲傈僳族居住地区部署军民联防,平息叛逆,收复被侵占的土地,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赶走了入侵的敌人。为了使边境民富兵强,他带领傈僳青年习武练勇,后来皇帝听信谗言,毒死了王骥。傈僳族人民就用过“刀杆节”的方式纪念这位爱国将领。
传说二
为纪念一位对傈僳族重恩的古代汉族英雄,傈僳族人民把这位英雄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
“上刀山,下火海”
包括点花、点刀、耍刀、迎花、设坛、祭刀杆、竖杆、祭龙、上刀、折刀、下火海等步骤,其间有一套严格的仪式。
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下火海”仪式,他们赤着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蹦跳翻滚,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表演“上刀山”,他们把锋利的36把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头上,扎成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依次进行开天门、挂红、撒谷等各种高难动作表演。
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刀杆节
是傈僳族人民自然崇拜的产物
更是傈僳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
民族精神的体现
现在节日中
原始信仰的内容
已被展现健康新颖的唱词
和丰富的手上舞蹈动作的“跳嘎”所取代
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性
最终确认时间:2024年8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