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高文)今年以来,剑川县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聚焦“历史文化名城样板、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发展定位,以文旅创优提质、品质攻坚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文旅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呈现创新融合发展新态势。
科学布局,谋划文旅产业蓝图。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白族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等规划,精准做好产业谋划,积极推进总投资25亿元的剑湖田园综合体古城业态承载区项目,有效促进了剑湖田园综合体功能拓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推行文旅项目“保姆式服务”,促进文旅项目快速落地、提速建设、达产见效。建立完善文旅项目入库纳统联合保障机制,全县文旅在库项目27个,年内新开工18个,完成州级年度目标任务4亿元的107.6%,为剑川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精准施策,激发文旅产业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文旅招商项目库管理,整合县内优势资源,组织开展2次剑川县景区运营企业家“请进来”招商活动,成功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石宝山、千狮山、剑川古城等为重点,重视业态培植,盘活优质文旅资源,做好剑川文旅主题宣传活动,推进游客“流量”转化为“留量”。落实“访企问需促发展”措施,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锚定云南旅游强县创建目标,启动并实施“云岭旅游名县”申报创建工作,千狮山景区、木雕艺术小镇景区入选云南省绿美景区标杆典型,沙溪石龙村入选第一批云南省金牌旅游村拟认定公示名单,剑川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示范引领,提升文旅产业吸引力。以高品质酒店和民宿建设项目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着力推进高品质酒店和旅游民宿项目建设。重点推动以剑川古城、沙溪古镇、木雕小镇中发展较好的民宿品牌为示范引领,以沙溪古镇被列为全州酒店与民宿规范发展工作试点为契机,强化综合监管,打造全县酒店与民宿规范化、集聚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着力培育本土旅游酒店民宿品牌。
多元融合,拓展“旅游+”产业维度。盘活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资源,以“旅游+康养”的方式,优化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保障,积极开展疗休养资源推介,不断丰富康养度假业态。培育和引进研学旅游龙头企业,结合剑川各旅游资源特色,支持鼓励文旅企业开展“非遗+旅游”“研学+景区”等产品的开发及运营,打造研学旅游品牌。加强老君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老君山大佛殿片区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特色,推广“村民+合作社+平台企业+专业运营机构”模式,形成“景区带村”发展格局。充分挖掘和展示剑川的美食文化魅力,以“旅游+美食”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体验,推动旅游产业多元融合,助力剑川经济发展。
文化供给,做深文旅产业内涵。培育文艺精品力作,新创作的曲艺类节目白族本子曲《一条路的世界》和美术作品《山里的暖阳》荣获云南省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加强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剑川县博物馆群落建设,积极推进6个博物馆的陈列布展,打造剑川博物馆文化名片。不断提升非遗传承能力和水平,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姜伍发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全县新增1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23—2025年)推荐名单,段四兴、姜宗德上榜“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
创新宣传,扩大文旅产业品牌影响力。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主题IP,以“雕刻时光静享剑川”品牌形象为基础,深化“有一种时光叫剑川”等新IP的宣传推广,提高剑川文旅品牌影响力和流量转化率。坚持以市场化为主,突出地方性、文化性、民俗性,加大与主流媒体和顶流平台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线上线下融合、游客参与互动的全方位精准宣传推广模式。通过景区互推、酒店互推、游客互送等方式,促进分流引流,创优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今年前三季度,剑川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75.47万人次、同比增长24.21%,实现旅游总花费54.5亿元、同比增长12.9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