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计划报告
  • 索引号: 15239276L/2021-00044
  • 发布机构:

关于大理白族自治州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2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202122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大理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关于大理白族自治州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州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州人民政府带领全州各级政府及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州委各项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州人大审议批准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沉着应对困难形势,迎难而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强投资、强消费、稳工业、抓新基建的“两强一稳一抓”思路,聚焦问题短板,采取超常措施,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做实“三张牌”,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洱海保护、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四件大事,经济社会发展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空前考验,呈现快速恢复、总体向好势头。

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339亿元、405.9亿元和73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7%、同比下降3.2%和同比增长4.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6%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8.5亿元,同比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8.5亿元,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91.2亿元,同比增长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7.6亿元,同比下降3.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843513645元,分别同比增长3.9%7.7%

2020年的主要工作成效是:

(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重大成效。洱海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国控284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为优,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洱海水环境综合整治”被评为全国“督察整改看成效”典型案例。“八大攻坚战”深入推进。扎实开展雨季冲击性污染负荷防控,实施截污体系排查整改、湿地库塘提质增效等工程。“三禁四推”成效持续巩固,实施绿色有机种植30万亩,流域内大蒜禁种持续巩固,乳业、生猪等养殖基地向流域外加快转移,关巍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祥云县承接洱海流域转型发展作用进一步发挥,流域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鲁地拉提水置换洱海供水试验段工程顺利通水,“三库连通”工程向洱海直补清水6330万立方米,入湖污染负荷有效削减。环洱海生态廊道建设高质量、高水平推进,129公里全线贯通,海西46公里段投入试运行,沿线风貌整治同步实施。环湖生态修复深入开展,全面完成57座关停非煤矿山生态修复,累计完成海东面山绿化5.8万亩。“1806小镇”建设加快。洱海监控预警系统二期试运行,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范围初步划定。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稳步推进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完成全州23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长江“十年禁渔”扎实开展。完成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持续加强,完成营造林任务14万亩,全民义务植树826.6万株,全州森林覆盖率65.5%,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新增湿地面积2.5万亩,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18.4万亩。完成最美高速昆明至丽江大理段绿色廊道建设。剑川县被评为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

(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聚焦“深度攻坚”和“巩固提升”,抓实“百日总攻、百日提升、百日巩固”三大行动。弥渡、云龙、剑川3县顺利脱贫摘帽,至此全州11个贫困县、34个贫困乡镇、541个贫困村、42.0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累计到位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6.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625个,完工2590个,完成投资32亿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全面解决,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县县清零目标全面实现。抓实产业扶贫,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04个,共有172家供应商515个产品通过国务院扶贫办认定,带贫人数11.32万人,年产商品价值量110.66亿元。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8.3万人,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2.8万个。“两防一抓”深入推进,加大边缘户、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致贫返贫风险防范,“一户一策”巩固提升措施深入落实。新增易地扶贫搬迁3039人按时搬迁入住,持续开展446617911人后续扶持工作。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持续完善,实现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全保障。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扶贫成效考核等反馈问题整改全部清零。浦东新区对口帮扶、教育部和有关高校、中央企业定点帮扶成效显著。坚持依法普查,脱贫攻坚普查现场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三)“项目建设年”扎实推进。高位推动投资工作。建立州委书记、州长挂钩联系重点项目(企业)推进机制,州级领导挂钩联系“双二十”重大工程机制。对12县市、州级行业投资部门从项目策划包装到开工建设的全流程前期工作进行动态考核。建立健全“周述评、月调度、季考核”机制,创新运用“逆向法、倒逼法、近战法”机制抓项目促投资。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州级前期工作经费资金池安排5000万元支持24个重大项目开展前期工作。4批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470个。争取到中央、省预算内166个项目、资金29.2亿元。争取到地方政府专债3批次50个项目14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28个项目12亿元。地方政府专债获支持项目数排名全省第二,额度排名全省第四。兑现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以奖代补资金3650万元。强化银政企融资对接服务,与农业银行大理分行建立银政联合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沟通联席工作机制。抓实“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编制。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全州45个省级“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33.3亿元,投资完成率120.5%261个州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14亿元,投资完成率95%。各行业重大项目投资成效明显。大临铁路、鹤关高速通车运营。大瑞铁路(大保段)和楚大高速扩容等8条在建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大理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工程取得进展,云永、永昌、弥昌等“互联互通”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滇中引水大理境内段工程加速推进,建成祥云清水河水库7件骨干水源工程,宾川海稍水库扩建工程开工,洱海大型灌区、桃源水库洱海补水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水电铝加工一体化二期,云南其亚金属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项目35万吨电解铝及配套40万吨碳素工程一期一段实现投产。一批城镇化、农业农村、社会事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能源等项目有序推进。

(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新建高标准农田32.5万亩全州粮食总产量165.3万吨,同比增长0.9%。蔬菜、核桃、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稳定增长生猪存栏297.3万头,出栏428.3万头,分别同比增长16.9%27%全州农业总产值完成618.3亿元,同比增长5.7%。“绿色食品牌创建成效明显,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45个,面积69万亩。大理市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启动,宾川、永平、巍山、弥渡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创建有序推进,1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通过认定。弥渡县列入全国优势特色蔬菜产业集群建设,宾川云福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柑橘园、葡萄园、石榴园)3个生产基地和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个生产基地成功申报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嘉士伯啤酒、欧亚乳业连续三年荣获云南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来思尔乳业连续三年荣获云南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4产品入选全省10大名品”。

(五)工业经济有序恢复。重大工业项目有序推进。60个重大工业发展项目新开工19个,云南欧亚乳业数字化工厂、大理神野15万吨生产线扩建、东方红生物科技年产1000吨核桃油及核桃剥皮机剥壳机生产线建设等14个项目竣工投产。云南白药清逸堂公共卫生健康防护系列产品一期、嘉士伯(中国)啤酒工贸有限公司进口高速灌线、云南华云金鑫生物科技工业大麻生产加工等项目开工。“绿色能源牌”打造取得进展。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鹤庆溢鑫水电铝二期项目建成投产,云南其亚金属绿色低碳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项目一段14.5万吨(电解铝)通电启槽。绿色水电铝产业园配套及服务进一步完善。洱海流域工业向外转移加快。滇西水泥宾川日产6000吨水泥熟料配套余热发电生产项目、砂石骨料生产建设项目、祥云建云水泥日产78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大理水泥、红山水泥完成拆除工作。企业生产经营有序恢复。创新举措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企业纾困解难力度。新增规上企业26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户、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3户。新增市场主体4.1万户,15家(个)企业项目进入省“双百”工程。2020年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全部清零。开发区优化提升有序推进,被保留的五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审批工作持续推进。

(六)服务业持续复苏。旅游市场有所回暖。全州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921万人次,同比下降2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04.6亿元,同比下降35.8%,降幅较年初有所收窄。“一带三道十八廊”为重点的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建设加快,新增国家4A级景区3个,大理市、剑川县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大理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杨丽萍大剧院顺利竣工并公演。新开通泸水、拉萨、福州、北京大兴和深圳5条航线,重庆、成都至大理直达动车开通。建成3A级以上智慧景区21个,“一部手机游云南”A级景区预约游客数量位列全省第二。生物医药、康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社会消费持续回升。新增商贸流通企业升限纳统231户,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较13月回升16.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4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8%。线上消费加快发展,抓好“大理同城配送平台”建设,推行线上下单支付、线下配送服务“不见面消费”新模式。州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实施,剑川县获批2020年服务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第二批)。全州网络零售额完成70.8亿元,同比增长40.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2.4%数字经济发展成效初显。建成5G基站1938个。中国长城(云南)制造基地项目落地大理,从签约到产品下线仅用一个月零2天。云南信创(大理)产业园挂牌启动,中电科技、科大讯飞等18家企业签约。数字经济赋能“两化融合”进程加快,数字物流、数字洱海等项目投入使用,“一部手机办事通”应用推广加快。金融服务业平稳发展。全州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9.4%14.7%,新增贷款217.6亿元,创历史新高。大理州被国务院列为企业债券“直通车”激励地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加大,普惠小微企业金融贷款余额178亿元、增长17.3%。物流、信息、养老、家政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稳步发展。

(七)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统筹开展“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启动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探索研究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全州和大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阶段性成果,各县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试点启动,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33个。实施棚户区改造2840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09.6万平方米。城镇供排水、“两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3.7%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9%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1%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全面开展,新配建公厕338座,新建洗手设施6481座,净餐馆达标率100%,集贸市场提升达标12个,列入省对州考核的32个城区农贸市场基本达到“五有”“五化”要求。大理市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美丽县城建设成效显著。巍山县、剑川县成功评选为全省首批“云南省美丽县城”,共获得省级财政奖补资金4亿元。鹤庆县、南涧县、永平县列入2020年省创建“美丽县城”重点县,“干净、宜居、特色、智慧”为重点的县城面貌提升加快。宾川县、剑川县创建为国家园林县城。20192021年“美丽县城”建设项目库完成投资95.7亿元。特色小镇持续提升。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精细管理、业态创新持续推动。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喜洲古镇、双廊艺术小镇、沙溪古镇和新华银器小镇6个受财政奖补特色小镇逐步实现业态的有机整合,“腾笼换鸟”进度加快。全部小镇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实现核心区4G网络、免费WiFi、光纤网络全覆盖,4个小镇实现核心区5G网络全覆盖。列入省创建名单的10个特色小镇20172020项目库完成投资135.7亿元。乡村振兴扎实有效。37个州级试点村工作成效明显,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8亿元。初步形成了大理市古生村“活化乡愁”、漾濞县鸡茨坪村“五五模式”、洱源县佛堂村“农文旅融合”等试点经验。农村公路改造提升2836公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产业对乡村带动力不断增强。建设改造乡村厕所8.5万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进,基本实现村庄有保洁员、乡镇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成美丽村庄66个。全州共有13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覆盖12县市、70个乡镇,数量位居全省第

(八)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入。银政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建立企业、项目融资需求清单,重点保供企业获银行贷款42.8亿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成州、县市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科技、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制定大理州财源培植以奖代补办法。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州国投、州工投、州文旅投、州建投、州城乡投和州交投6家集团公司组建完成。电力体制改革取得进展。电力市场化交易完成8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9%企业累计节约电费成本9.76亿元。祥云县洱海保护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剑川县工业园区增量配电项目入选国家第五批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统一核算。洱海保护治理和流域转型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一网通办”全面推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大理镇被列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全面完成。开放型经济建设加快。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2.2亿元,新增外资企业15户。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开放战略,大理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申建有序推进,大理经开区列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联动创新区。深化与北京、上海、青岛、台州、成都等重点地区的全方位合作完善“一把手”招商机制,实施招商合作项目347个,引进州外到位资金644.9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省外到位资金448.7亿元,同比增长6%

(九)民生和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州民生财政支出占比达74.7%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果。实现确诊病例“全治愈”、救治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深入。突出就业优先。全州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9万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为3.5%。沪滇劳务协作工作得到省人社厅肯定。覆盖城乡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全州养老、工伤、失业三大保险基本实现各类群体全覆盖,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3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7.2万人。农村和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4500/人·年和640/人·月。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通过验收,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19.6张。教育、卫生补短板稳步推进。滇西区域医疗中心、州医院医疗核心区建设加快,省第二传染病医院和州传染病医院开工建设。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各类医疗中心43个,86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标准。祥云县被国务院通报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学前教育普及加快,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8.85%。义务教育逐步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38%。高中阶段普及攻坚不断深入,普通高中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72%,高考上线率达100%,各项综合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州国家和省级重点、示范中职学校11所,优质覆盖率达75%。教育集团化办学迈出实质步伐。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文化惠民演出、线上文艺创作演出工作扎实开展,“线上三月街”成功举办。新增52第七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剑川县博物馆群列入全省博物馆群建设试点。实施体育惠民工程118项,全民健身扎实开展。全州妇女儿童、安全生产、食品药品质量监管、消防和抢险救灾等工作扎实推进。

(十)“十四五”规划编制稳步推进。全面评估“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州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形成初步成果,州级27个重点专项规划,41个一般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同步推进。突出重点难点谋划项目,截至目前“十四五”项目库共有项目5054个,总投资20090亿元,项目数较“十三五”时期增加1033个,增长26%,规划总投资较“十三五”时期增加7400.3亿元,增长58.3%

2020年,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以上成果,十分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心关怀及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州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县市、各部门担当作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全州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十二类27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中,除建筑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引进州外到位资金、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12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完成人代会目标外,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旅游人数和总收入等14项指标未完成计划目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暂无数据)。究其原因,既存在宏观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冲击和大理自身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存在主观上推动发展不够、破解难题办法不多的问题。客观方面:一是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经济增长。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和流域转型发展阵痛持续,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三重因素叠加影响,全州一、二、三产业发展全面受挫,全州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受到严重冲击。二是工业经济困难加剧。工业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在2020年集中显现,汽车制造业几乎归零,烟草、电力等支柱行业增速呈回落趋势。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县市和重点行业支撑减弱,特别是非电工业投资大幅下滑。四是疫情对全州旅游和消费形成严重冲击。全州旅游行业受挫,居民消费能力减弱,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相关行业指标大幅下滑。五是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受上年度支出基数较高和疫情导致重点项目支出进度放缓等影响,完成全年支出目标较为困难。主观方面:主要是观念滞后,少数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担当作为不够、开拓创新不足,资金筹措路径不宽,资源整合力度不大,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以上问题,全州上下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朝着我们党确立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做好全州发展意义重大。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州委八届七次全会、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州项目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巩固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不移强投资、强消费、稳工业、抓新基建,统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全州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上年持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其余指标预期目标详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草案)》。以上目标建议,兼顾了“稳”和“进”的要求,把握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并充分考虑了指标的支撑性、匹配性。从可行性看,随着经济的稳步恢复,全州将逐渐回归经济社会发展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将回归合理区间,实现目标是有支撑的。同时该目标也有利于我州在“稳”的基础上将发展的更多注意力放在空间布局调整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促进我州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从必要性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是“十四五”良好开局的需要,有利于为“十四五”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防止出现“十四五”发展前松后紧、压力后移的情况。

三、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建议

2021年,全州要按照各项重要会议精神,对照州政府工作报告,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

(一)深入实施“双核驱动、协同发展”战略,加快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围绕加快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双核驱动、协同发展”空间布局,加快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启动相关规划编制。建立健全高位推动机制,强化工作统筹推进,处理好“整体”协同与“局部”异化的关系,确保实现大理市和祥云县功能、产业、资源等要素的差异化布局,同时实现互动、互补、融合协同发展。要“双核驱动、协同发展”为指引,加快重大建设项目策划包装和优化布局,促进思路项目化、具体化。积极向上争取,力争我州“双核驱动、协同发展”布局的重点工作得到上级支持。二是加快打造“双核”。在重点建设项目、城乡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招商引资、融资增信、产业扶持等方面加大对大理市、祥云县“双核”的投入。按照国际一流城市标准,加快提升大理市品质品位,以大理市被列为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为契机,提升城市形象设计水平,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抓实西洱河片区城市更新改造试点,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大健康、绿色生态农业、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新业态。围绕打造百万级人口城市目标,加快祥云县撤县设市步伐,以祥云县彩云路片区为试点,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围绕生产型城市和产业经济中心目标,加快提升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现代物流、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打造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着力加快物流枢纽建设,形成重要物流港。三是推进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以开发区优化提升和“一县一业”为抓手,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快打造各县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核心竞争力,实施差异化、精准化要素分配,根据各县市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在项目、资金、土地等要素分配上精准配置。积极探索协调发展新路径。促进鹤庆、宾川、巍山3县加快发展,逐步形成经济重要增长极。加快漾濞、弥渡、南涧、永平、云龙、洱源和剑川7县培育发展,努力培育经济新增长极。

(二)狠抓“项目提升年”建设,力促投资平稳增长。按照州人民政府将2021年确定为“项目提升年”的要求,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面提升项目工作水平,按照“建成一批、实施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全力抓前期、抓推进、抓储备,加快形成实物投资量和投资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一是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前期经费投入,进一步发挥好州级项目前期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创新项目前期工作方式方法,探索与第三方合作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筹措前期经费。进一步完善全州项目前期工作动态考核机制,争取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十四五”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前期转化率和成熟度。二是建立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建设一线作战指挥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实行州级领导挂钩重大项目责任制、项目集中开工机制。发挥好全州重大项目综合协调推进机制,构建领导牵头抓项目、职能部门合力抓协调、要素部门联动抓保障,专人负责、专班推进的高位统筹协调工作格局,打通项目协调“最后一公里”。强化正向激励,继续实行投资任务完成以奖代补。三是扩宽渠道筹措项目资金。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抢抓2021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机遇,积极申报争取,用好用活专债政策。加快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积极争取重大项目信贷款融资支持。更加注重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民间投资,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全州“两新一重”等重大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提高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比例。四是抓实“十四五”项目库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防灾减灾等领域短板,谋划储备一批带动强、推进快、促当前、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做好“十四五”规划项目库的调整、充实,确保项目库与规划《纲要》及各重点专项规划有效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挤进中央和省规划盘子。五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综合交通方面,抢抓大理被列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机遇,启动大理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工程,重点实施大理北高铁站、动车所及祥云滇西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线等一批项目,力争大瑞铁路(大保段)建成通车,大丽攀铁路开工建设,加快大理火车站提升改造前期工作。启动并完成大理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展大理古城到祥云段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配合做好昆楚大高铁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好楚大扩容、大漾云、宾鹤等8条高速公路建设,力争楚大高速扩容和南景高速建成通车,启动云永、永昌、南云3条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大攀、剑洱、弥昌、云泸、金沙江沿江、巍凤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启动大理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水运和枢纽场站、国省道、农村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方面,实施好滇中引水、宾川海稍水库扩建、洱海保护治理项目鲁地拉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置换洱海供水工程等46件重点水源工程项目建设,启动洱海大型灌区、洱源土官村水库等水源工程项目建设,新开工弥渡德苴等3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祥云楚场河等8条河道治理项目。加快推进滇中引水二期、桃源水库—洱海补水、祥云新兴苴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新型城镇化方面,“美丽县城”建设和特色小镇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关巍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方面,加快推进云南其亚35万吨电解铝及配套40万吨碳素工程(一期)、祥云建云日产3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年产20万吨云南高原特色乳制品智能工厂等项目建设。启动云南黄金集团北衙多金属循环利用百亿元绿色产业园、中集(云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置等项目建设。农业农村方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推进宾川县特优柑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理春沐源数字农业产业园等乡村振兴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社会事业方面,快速推进滇西区域医疗中心、州医院医疗核心区、览海妇产医院、大理大学科技成果孵化及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完成省第二传染病医院、州传染病医院等项目建设,加快南涧县人民医院、剑川县白族中医医院、大理市妇幼保健院迁建等8个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州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推进云鹤镇中心小学等87教育体育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大理农林职院四期、大理护理职院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生态环保方面,完成1806”小镇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剑川县澜沧江上游剑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洱源县西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文化旅游方面,着力推进大理书院、大理慢谷世界健康小镇、“一带三道十八廊”等项目建设。抓好大理茶博院、双廊艺术博物馆、艺术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华中心君悦、丽思卡尔顿等高端精品酒店和一批半山酒店建设。能源方面,实现220千伏丁家庄变二期工程、110千伏大仓变二期工程等项目竣工投产。抓好110千伏满江变电站、文献变电站建设。加快宾川县天然气管网工程、鹤庆县天然气综合利用三期工程等项目建设。

(三)加快产业培植,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坚持“两型三化”,加快构建445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云南高地。积极争创大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快构建“双核五组团”产业格局,推动全州产业高质量可持续融合发展。一是全力打造“三张牌”。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牌”。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5%谋划实施一批新能源项目,加快创建两江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加快推动清洁高效载能产业与绿色能源融合发展,加快其亚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项目一期二段、三段建设,积极促成溢鑫铝业项目三期、其亚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项目二期产能指标的落实,抢抓全省增加绿色水电铝产能的机遇,争取新增产能落地大理。加快建设鹤庆绿色低碳水电铝产业园,积极引进配套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支持祥云飞龙、云龙铂翠等一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积极争取西安隆基、云南石化等产业落户大理。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以建设国家级洱海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区为抓手,扩大绿色有机种植。集中打造“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机制,建设一批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牌”第一车间。培育认定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户,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90个以上,积极做好省“名品名企”评选工作。抓实大理市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试点县建设。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以“一带三道十八廊”全域旅游新格局为支撑,推动旅游和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结合滇西区域医疗中心大理慢谷世界健康小镇和无量药谷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康旅、中医药养生、温泉养生等旅游新业态,打造一批康养主题专项旅游产品推动户外运动旅游,重点发展山地户外旅游、徒步越野运动旅游、垂钓休闲旅游等体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培育一批复合型、特色化体育旅游产品,积极争取云南省高原体育训练基地项目落户大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快5G网络、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1600个。以云南信创(大理)产业园为突破口,快速引入上下游配套关联产业向大理聚集,打造“信创产业园+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完成城市大脑顶层设计,加快全州数字资源归集,以“云、数、理、智”为方向,加快建设苍洱云、数字中枢、理政中心、智慧场景。建成适配中心并开展软硬件适配工作。深化与中科院、中国电子、阿里巴巴、科大讯飞、腾讯等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化数字经济场景融合应用,加快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抓住大理被列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机遇,加快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申建,争取列入2021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标准,加快推进滇西(祥云)物流港(北港)物流仓储(一期)建设,启动云南省滇西能源建材物流产业园、祥云西站国际生活资料物流园配套基础设施、大理综合保税区等重点支撑项目。鼓励各县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生鲜速配、智能快件。四是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旅游业转型。“一带三道十八廊”为重点加快打造“漫步苍洱”世界级康旅产品,加快推进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积极服务和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加快宾川鸡足山、剑川沙溪—石宝山、漾濞石门关国家5A级景区创建。打造环洱海智慧生态廊道、漾濞石门关全域智慧景区、剑川沙溪古镇“一部手机游云南”示范项目等智慧旅游亮点特色工程。探索文化创意与智慧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一个流量IP主题项目落地。全州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人数、旅游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5%15%打好工业经济翻身仗。抓好50个重大工业发展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欧亚乳业鹤庆乳制品深加工、嘉士伯啤酒进口高速灌线等项目,力争鹤庆水电铝精深加工、北衙多金属综合利用、祥云铅锌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工。力争非电工业投资增长12%以上支持烟草等工业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竞争力。抓好5个保留省级开发区报批工作,集中优势资源做强保留开发区,加快建立现代化经营管理机制。推进祥云集中建园工作。力争5个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有序推进撤销园区后续工作。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支持有实力、有基础的专业队伍发展为专业承包企业,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企业。建筑业增加值增长8%五是积极扩大消费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抓住大理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机遇,探索商旅文体融合消费新模式发挥州级电商大数据平台作用,充分利用“云品入沪”“一部手机云品荟”等平台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运营长效机制,完善电商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扩大线上消费。充分挖掘汽车消费和成品油销售潜力,组织开展“汽车下乡”促销活动,扩大二手车市场流通,引导油品企业开展“油品+商品”促销,以汽车消费扩容增量带动成品油消费增长。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着力解决卷烟销量在县市之间不平衡和全州单箱结构不充分两大问题,促进卷烟销售平稳增长。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定住房消费。完善州商贸领域及营利性服务业升限纳统工作机制,抓好商贸流通企业常态化升限退库工作,优化企业库结构,提升在库企业质量,争取新增限上企业和大个体50户。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5%左右。

(四)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抓实洱海保护治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和“守住守好洱海”的重要指示,坚持洱海流域减量增容两手发力,健全洱海环境风险防控机制,持续推进“八大攻坚战”,全力实施入湖河流水质改善、湖体透明度提升、城镇污水管网改造、城镇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美丽河湖”创建等行动。实施好洱海保护重大项目,完善环湖截污等工程建管用运营体系,巩固“三禁四推”成果,加强入湖河道、沟渠治理,落实最严格的河(湖)长制,全力“保水质、防蓝藻”。扎实抓好洱海生态廊道品质提升和运营管理,完成“1806小镇”建设,加快洱源西湖生态搬迁,推进海东转型发展和关巍片区联动规划建设。加大以洱源和海东为重点的流域绿化力度,推进森林流域建设。加快《改善洱海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绿色转型发展规划》编制,全面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改善洱海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实施。加快洱源县入湖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实施,启动西湖生态搬迁工程二期、大理市城乡统筹供水工程二期、大理古城南门白鹤溪治理生态搬迁空间管控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理苍山十二溪及棕树河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提升工程、洱源县入洱海河流湖滨缓冲带建设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有害生物防治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深入开展工程造林,实施营造林10亩。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河长清河”等专项行动,创建美丽河湖20条(个)。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持续完善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制度。稳步推进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工作。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46.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五)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一城三区”“四单元”的城镇发展格局。以提升大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能级为主线,推动大(理)祥(云)巍(山)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带动滇西一体化、联动滇中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即“一城”),科学规划大理市、祥云县、巍山县(即“三区”)城镇空间布局,逐步实现“三区”同城化发展。打造东部(宾川县、鹤庆县)工贸协同、南部(弥渡县、南涧县)农旅结合、西部(永平县、漾濞县、云龙县)绿色为本、北部(剑川县、洱源县)文旅引领为特色的“四单元”片区城镇格局。统筹推进“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建设联动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是加快实施“一套规划体系”管控。围绕“一城三区”“四单元”和大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双核五组团”,加快编制州、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全州统一的国土空间“一张图”。逐步明确全州城市化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围绕公共空间要素、建筑要素、环境要素,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大理市和祥云县为试点,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行动,实行全周期维护管控,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祥云坝区空间布局,加快人口、产业和资源要素聚集,增强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加快关巍新区建设。持续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坚持“房住不炒”,落实一城一策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结合城市体检,加快推进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6530户、187万平方米。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30公里。快推进祥云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力争全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以上。全州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新增充电枪和功率增长50%以上。推进“气化大理”建设,加快住宅小区配套天然气管道、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积极扩大天然气用户安装。加快公园城市建设,加快编制大理市公园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多点布局主题公园,沿河布局带状公园,有条件的布局节点公园。三是加快“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美丽县城”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推动建设信心足、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强的“美丽县城”。按照一县一策思路,巩固提升巍山、剑川“云南省美丽县城”建设水平,示范带动其余县市抓实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加快鹤庆、南涧、永平创建“美丽县城”重点县建设。强化特色小镇创建,按照一镇一策思路,推动大理古城、喜洲古镇、双廊艺术小镇、沙溪古镇、巍山古城和新华银器小镇6个特色小镇继续以更高标准、更高品质开展创建工作。聚焦“彰显特色、打造产业、创新智慧、追求卓越”,以项目为抓手继续创建一批“特色小镇”。四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促进居住证制度和户籍制度有机融合并轨,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大转移人口就业、保障性住房、城镇职工社保等公共服务“市民待遇”。抓好重点群体城镇落户工作,畅通购房未取得产权证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进城、社区集体户口、人才引进、农村籍学生落户通道。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0.56个百分点。

(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四个不摘”,落实好过渡期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以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建立产业扶贫全覆盖机制,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不断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压实行业部门工作责任,切实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强化沪滇协作和对口支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创新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实践载体,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全力抓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全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37个乡村振兴试点,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6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65万吨以上,特色经作基地稳定在1400万亩以上。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确保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470万头、优质肉牛存栏80万头,奶牛存栏7万头。加快2个省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基地建设。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00亿元以上。加快土地托管和流转,开展单品种连片种植,打造高起点、高标准乡村振兴示范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就近就地培养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和农产品经纪人,持续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严格村庄规划管理,深化宅基地管理与利用,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全覆盖,严格控制坝区无序建房。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创建州级美丽庭院1万户以上。持续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完成219件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推进9件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10万户农村电网升级改造、1000公里农村公路改建及安防建设。建立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制,深化文明、平安村社创建活动。持续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理清、理顺国有企业之间股权关系,加大国有资产布局结构调整优化,盘活资源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保值增值。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入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协同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强实体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提升“掌上办、网上办”水平,加快智慧政务建设,持续加大“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应用力度,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建设。强化财税金融保障,健全完善州县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加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加大税源培植力度。探索银企对接新模式,开展好“百行进万企”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支持,提高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户中“首贷户”占比。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把水电铝以外的项目纳入增量配电网建设,力争鹤庆兴鹤工业园区和祥云洱海保护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建设取得突破。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增长25%,争取市场化交易电量占社会用电量70%以上,保持95%以上的大工业用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二是全力提升营商环境。格执行营商环境“红黑榜”评价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持续提升和巩固“黑榜”整改成果。加快推动政务服务大厅集中服务审批。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化程度,落实好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制度。压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和条件,从严执行水电气、纳税、社保等领域信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强不动产抵押贷款和登记业务协同,推动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三是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积极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订并生效的机遇,开展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努力争取大理机场纳入国家口岸发展规划和口岸临时开放。加快云南自贸区大理联动创新区(大理经济开发区)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工作。做实前期工作,推动服务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申建。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强化与浦东、成都、台州、青岛等友好城市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主动争取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大理转移。加快培植开放型产业,推进新鲜果蔬等优势农产品和铝材、先进制造等清洁载能产业扩大出口,加大进出口自营企业培育力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全州“双核驱动、协同发展”空间布局、“大祥巍”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三张牌”打造、“445”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各领域短板,建立完善招商项目库、目标企业库,在招商引资精准性上下功夫,强化以商招商,做实“一把手”责任招商,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八)抓实民生和社会事业,加快建设“幸福大理”。一是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就业优先,加大对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全州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3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着力解决农村低收入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60%以上,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家庭至少一人就业,托底帮扶零就业家庭。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惠民政策,促进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快养老、残疾人、退役军人等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等工作,积极引导有条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鼓励普惠托育服务发展。规范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健全和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特困人员管理,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三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普惠幼儿园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实现村级幼儿园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以上。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抓实控辍保学工作,按规定消除“大班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6%。实施以县市一中为龙头的普通高中治理提升工程,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4%支持大理大学建设区域一流综合大学、面向南亚东南亚留学教育基地。支持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积极争取云南电影学院落户大理。四是加快卫生事业补短板。扎实抓好滇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做好医疗人才培养和储备。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启动大理州区域全民健康平台(一期)项目建设,提升卫生健康信息服务能力。推进州、县各级卫生项目建设,加快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提质达标、等级妇幼保健院创建评审。建成乡镇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53个、心脑血管救治站7个。新建标准化卫生室60个、改扩建16个。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5.9张,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49人,注册护士3.11人。加快医疗卫生机构适老化改造,深入推进医养结合。五是繁荣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启动“两馆一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改造。开展文化惠民演出820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打造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引进高端体育赛事。实施一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项目,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智慧广电工程,抓实创新驱动,加大研究与实验经费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集成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统计调查、侨务、保密、气象、地方志等工作,积极发展红十字、妇女儿童、青少年事业。六是提升应急能力。抓实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应对能力。

各位代表,2021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州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决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名词注释:

1.三禁四推: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推行有机肥替代;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推行畜禽标准化及渔业生态健康养殖

2.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3.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4.一带三道十八廊:建设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剑川古城及相关古镇、古村在内的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带,环洱海生态廊道、环苍山国家步道、千年茶马古道和沿苍山十八溪建设生态良好、风景优美的生态绿廊,打造漫步苍洱世界级康旅绿道品牌体系。

5.“五有”“五化”:有防护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管理人、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医护力量支持、有留观室和装运安排;净化、美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

6.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7.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8.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9.双核驱动、协同发展:“双核驱动”,就是把大理市和祥云县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引擎”,推动大理市和祥云县实施差异化、互补化、同城化融合发展,成为全州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协同发展”,就是鹤庆、宾川、巍山3县突出产业特色,逐步形成经济重要增长极;漾濞、弥渡、南涧、永平、云龙、洱源、剑川7县依托资源禀赋,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努力培育新经济增长极。

10.两型三化:开放型、创新型,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

11.“445”现代产业体系:做强旅游文化、现代物流、先进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4千亿级核心产业;做大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新材料、大健康4五百亿级重点产业;做优生物医药、环保、金融、烟草、房地产5百亿级潜力产业。

12.双核五组团:以大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双核,以鹤庆、洱源、弥渡、宾川、巍山五个产业园区为组团,构建双核五组团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13.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4.《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12年由东盟发起,由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于20201115日正式签署。

15.大班额:指流动人口向城市涌入,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突出,城市学校班级人数剧增,超出额定人数的现象。

16.两馆一中心:国宾馆、数字规划馆、大理国际会议会展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