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计划报告
  • 索引号: 15239276L/2019-00741
  • 发布机构: 大理州发展改革委

关于大理白族自治州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2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2010年2月2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正贤


各位代表:

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以书面形式向大会提出大理州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出席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极其困难的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面对十分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州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任务,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遏止了经济下滑态势,全州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州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3%,超出计划目标2.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完成67.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6亿元,分别增长12.6%和14.4%,超出计划目标2.6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财政总支出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2.1亿元,增长3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7.3亿元,增长33%,超出计划目标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0.4亿元,增长16.3%,超出计划目标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482元,增长13.1%,超出计划目标5.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80元,增长10.2%,超出计划目标4.2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405万美元,增长58.1%,超出计划目标48.1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1%,均控制在计划目标以内。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针对2009年初经济增速回落的情况,全州上下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机遇,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争取扩大内需项目资金,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经济逐步好转。从4月份起,经济增速逐月回升,第二、三季度增速分别达到8.7%和10.6%,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第四季度,经济企稳向好,增速达12.3%,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6.1:36.7:37.2发展到25.6:35.8:38.6。全州经济发展呈现农业稳步发展、工业企稳回升、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农业总产值预计达177亿元,增长13%。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烤烟、蚕桑、茶叶、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等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总产达139.2万吨,增长3%。收购烤烟和白肋烟194.6万担,超额完成烟叶收购任务。畜牧业稳步发展,肉类总产达41.4万吨,奶类总产达39.6万吨,畜牧业产值达72.5亿元,增长15%。林业传统产业得到稳步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完成新植核桃150万亩、红豆杉3万亩,林业产值实现15.6亿元,增长20.4%。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壮大,新认定省、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8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3.8万亩,建成农村供水工程264件,农村12.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启动了“整乡推进”项目试点,解决和巩固6万贫困人口温饱,100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整体脱贫。启动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647户,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和危房改造1.4万户。

(三)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帮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工业经济在3月份实现止跌回升并逐步趋于平稳。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74.3亿元,增长1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41.2亿元,增长13.5%。实现工业增加值117.4亿元,增长14.3%。71个重大经济发展项目中,云南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余热发电等27个项目建成投产,大理卷烟厂50万标箱技改等23个项目正在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大理洱宝实业有限公司两户企业技术中心通过省级认定,全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企业达8户。烟草、矿冶、机械、建材、能源、生物资源及优势农产品加工六大骨干产业发展加快,产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70.9%,其中,烟草、机械产业产值达43.3亿元和59.3亿元,分别增长14.3%和32.9%。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19%。加强清洁生产、能源审计和资源综合利用,列入淘汰计划的剑川县金川公司10万吨炼铁落后生产线已经停产,启动清洁生产企业11户、能源审计企业12户,完成资源综合利用认证年检企业16户。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

(四)服务业加快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积极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城乡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4亿元,增长16.3%。“家电下乡”共备案463个销售网点,销售总额达1.2亿元,兑付补贴1244.2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总额5.5亿元,兑付补贴5539.6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建成农家店总数达到1906个,永平县曲硐核桃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纳入扩大内需中央投资计划,大理物流园区、祥云物流中心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全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年末余额317.6亿元,比年初增加68.9亿元,增长27.7%,加上州外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4.2亿元,全年新增贷款累计达83.1亿元,创历史新高;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末余额470亿元,比年初增长23.6%。旅游二次创业深入推进,宣传促销活动不断加大,大理苍山大索道、宾川鸡足山旅游公路、大理古城改造提升、喜洲古镇保护开发、巍山古城保护提升和巍宝山景区开发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35.3万人次,增长11.5%,旅游外汇收入9983.9万美元,增长14.5%,接待国内旅游者1105.9万人次,增长20%。旅游业总收入92.3亿元,增长26.1%。

(五)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项目及资金支持,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全州共争取到中央和省扩大内需项目380个,投资补助14.2亿元,增长61.3%。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3亿元,增长33%。年初确定的132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重大建设项目,已动工114项,累计完成投资124.2亿元。大丽铁路已建成通车,大瑞铁路建设稳步推进,大丽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关巍公路进入路面铺筑,大理上关至北五里桥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小湾3台机组发电,龙开口、鲁地拉、功果桥水电站建设有序推进,洱源罗平山、马鞍山风电场开工建设。永平大碱塘水库扩建完工蓄水,云龙包罗水库开工建设,洱源三岔河、剑川老君山水库建设和祥云浑水海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快,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启动。城建环保、旅游、生态和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六)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扩大

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八项制度和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政府职责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规范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61项。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已明晰产权2686.9万亩,确权率达99.4%,森林采伐管理改革和中低产林改造试点顺利展开。全面启动了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行乡镇财政统一上划县市级管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和宾川华侨农场改革全面完成。大理被省政府批准为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苍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全面启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农行股份挂牌成立,富滇银行落户大理,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能力不断增强。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理顺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加强企业财务监督,顺利完成大理州粮食储备库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6家县级电力企业完成资产整体上划。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加快,全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7.6万户,从业人员达20.1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6.4%。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强化项目储备包装,成功引进泛华集团、华彬集团、昆钢集团、云南城投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91项,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户,引进州外实际到位资金73.9亿元,增长47.7%,其中,实际利用外资1841万美元。着力推进出口农产品基地备案,重点开拓缅甸、台湾、泰国、越南等出口市场,农副产品出口逆势上扬,水果首次自营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矿石等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势头强劲,全州进出口总额下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405万美元,增长58.1%,其中出口6233万美元,增长13.9%,进口8172万美元,增长124.8%。

(七)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大理专题会议精神,以“两保护、两开发”为核心,着力构建大理市和周边洱源、漾濞、巍山、弥渡、祥云、宾川六县“1+6”城市群,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及滇西中心城市交通、物流、教育、医疗卫生和旅游五个专项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巍山、漾濞县城总规修改进展顺利。洱海环湖截污、入湖河道整治、乡村环保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启动实施,建成环湖截污干渠4000米,完成新一轮洱海“三退三还”土地清退1086亩,洱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海西田园风光保护、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百村整治”、“空心村”改造和旧城提升改造进展顺利。海东片区开发全面启动,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大理市第六自来水厂已完成前期工作,海东1、2号城市主干道和环海生态公路等完成路基工程,石房子至下和段截污干渠已建成。凤仪工业、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三纵一横道路建设顺利推进,一批重点企业入驻园区。全州以县城建设为重点的污水、垃圾处理厂、供排水工程、城镇道路等项目顺利实施,县城综合承载力进一步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和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对县域的辐射带动力逐步增强。大理市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8.2平方公里。全州城镇化率达到31%,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6平方公里,达到132.5平方公里。

(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重点区域、重点园区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地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洱海流域新建湿地2100亩,建成30座村落污水处理系统、7378户庭院污水处理设施和10座中温沼气站。鹤庆万亩草海、剑川剑湖、洱源东、西湖等湿地保护治理力度加大,云龙沘江综合治理和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全面开展。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了50个生态示范村建设,邓川和右所片区两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完成永安江、罗时江生态河道综合整治20公里。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9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2101.7万亩,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42.1万亩,完成义务植树900万株。新建户用沼气池2.9万户,节柴改灶2.5万户。列入省级重点减排项目的云南国资水泥剑川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洱源县县城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已完成,大理市喜洲古镇污水收集管网及处理工程、洱源县下山口污水收集管网及处理工程进展顺利,鹤庆县、南涧县、宾川县、云龙县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前期工作。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约削减900吨和200吨。

(九)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州享受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的在校学生达41.4万人、享受免费教科书43.2万人、享受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12.5万人。全年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17.9万平方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加快,高考上线率达93.8%,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位。职业教育活力明显增强,组建了大理州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和加工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大理技师学院建设全面启动,省政府批准以大理农校为基础筹建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建成乡镇文化站10个,农民文化大院12个,村级文化室138个,装备农家书屋142个。完成1626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鹤庆县人民医院、祥云县人民医院、宾川县中医院、永平县医院及15个乡镇卫生院等20个项目列入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78万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3%。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切实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和群众体育普及率得到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控制在计划目标以内。

(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4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0.3万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控制在计划目标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总人数分别达到13.4万人和3.9万人,17345名被征地农民逐步实现参保;基本医疗保险不断拓展,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2万人和15.9万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逐步完善,参保人数分别达9.8万人、6.9万人和6.2万人。城乡低保“扩面”、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工作取得实效,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达到7.4万人和21.9万人,农村五保供养人员每人每月补助提高到80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7.3万平方米,竣工21.6万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3482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0元,增长10.2%。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国内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仍然存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难度较大。二是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大。三是工业经济回暖的基础不牢,工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四是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缺乏大项目支撑的县市,经济增长明显缓慢。五是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日益增多,特别是企业改制、水电移民、铁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遗留问题多,利益矛盾纠纷较为突出,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增大。

二、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工作,对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全州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州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目标,按照“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旅游二次创业生力军、滇西城镇化进程领跑者”的目标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文化立州、旅游兴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活力,注重改善民生,努力推动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按照州委六届八次全会的总体部署,2010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452亿元,增长10%以上,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13%和11%; 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0%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增长2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增长16%以上;

外贸商品进出口总额15845万美元,增长10%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左右;

年末总人口35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

为实现上述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应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十大产业振兴调整和发展规划,加大重大项目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预期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2亿元、165亿元和175亿元。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在建水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河道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等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力争年内解决12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地改造,加强高稳产农田建设,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1.3万亩,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示范40万亩,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3万亩左右,力争粮食总产量达到142万吨。进一步加大核桃、蚕桑、生态茶、蔬菜、啤饲大麦、生猪、肉牛、奶牛、花卉等优势农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预期收购烟叶114万担,新植核桃156万亩、红豆杉人工原料林基地2万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好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程、整乡推进试点、扶贫综合开发园区建设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等工程。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积极引导、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地或就地非农产业合理转移,年内培训农村劳动力8万人,转移就业6万人。

积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把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作为调结构的核心,加快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烟草、纺织、绿色食品等轻工业及配套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比重。鼓励支持生物医药、乳业、机械制造等重点骨干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做强做大,增强竞争力。抓实水电开发,加快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发展壮大能源产业。推进“矿电结合”,加强资源整合和区域合作,提高资源保障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矿冶产业平稳发展。引导行业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新型产品,巩固提升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创新融资模式,扶持和引导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吸引私募资金,积极申报省级产业发展扶持贷款,增强对优势产业、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加快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冶金、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骨干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强工业园区规划修编及发展软环境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向园区聚集发展。力争州级6个重点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增幅达30%以上。预期全年工业现价总产达430亿元,增长15%以上。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检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完善预警机制,加强高耗能行业、企业和产品的监控,确保完成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

加快发展服务业。抓住国家扩大消费需求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引导和培育好商贸、旅游、信息、文化、体育、餐饮等行业加快发展。进一步落实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具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及时兑付补助资金,拓展农村消费。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扩大财政补助规模,落实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使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稳步提高,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稳定住房消费,促进县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增强住房消费的吸引力。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启动实施云南物流集团、昆钢物流商贸城等一批建设项目。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完善农村商业网络。抓好“菜篮子”工程,搞好产运销衔接,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确保粮油、肉类、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供应。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0亿元,增长16%以上。切实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着力加强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州精品景区(点)、精品旅游路线,不断整合旅游优势资源,大力开发满足消费需求和文化体验的特色旅游产品,不断提高大理旅游的品位和核心竞争力。预期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32万人次,增长8%以上,旅游业总收入101.5亿元,增长10%以上。

(二)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围绕中央和省投资安排的方向和重点领域,进一步充实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切实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加大项目实施和资金筹措力度,完善建设项目领导挂钩、实施责任制和项目协调、督查督办机制,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0亿元,增长20%以上。

交通建设上,积极配合国家和省推进大瑞铁路、广大铁路扩能改造、大丽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关巍公路、宾川鸡足山旅游公路、国道214线大理市上关至北五里桥公路、漾濞(跃进)至云龙(诺邓)二级公路、祥云至大姚公路建设,加快丽江机场至鹤庆县城一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步伐,争取实施20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和1200公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

能源建设上,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加快小湾、龙开口、鲁地拉、功果桥、苗尾5个大型水电站及洱源县罗平山、马鞍山风电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大理者磨山风电场二期、洱源黄草坡风电场、大理五子坡风电场和宾川长坡岭太阳能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实施中缅油气管道、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大理市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

城建环保上,加快洱海东区湖滨带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洱海流域环湖村落污水设施建设、大理环洱海截污干渠(上和至观音阁段)工程、宾川县城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大理海东第二污水处理厂、祥云县城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二期工程、海东新城区1号路(下和至大竹园段)、2号路(华营至中和村段)以及祥云、弥渡、鹤庆、南涧、剑川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等项目,争取实施大理市波罗江满江段综合治理、海东垃圾处理工程、海东新城区排水管网一期工程、海东第六水厂(一期)、南涧县城供水管网、鹤庆县城供水扩建工程,南涧、永平、云龙、弥渡、鹤庆、洱源(邓川)县城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等项目。

农田水利建设上,加快洱源三岔河水库、剑川老君山水库、云龙包罗水库、农村沼气、农村安全饮水、棚户区改造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以及宾川、祥云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争取新开工巍山巍宝山水库、祥云青海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河道治理国家项目、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

旅游业发展上,加快大理地热国三期工程、鹤庆新华村4A级景区建设、大理苍山旅游索道以及漾濞石门关景区、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喜洲古镇、双廊镇千年洱海渔村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争取新开工宾川鸡足山旅游索道改造、大理环球嘉年华等项目。

社会事业上,加快大理技师学院、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剑川县民族中学建设、大理州特殊教育学校、宾川县中医院整体搬迁、永平县医院整体搬迁、祥云县医院住院综合楼、州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以及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乡镇卫生院、文化站、计生服务站所等扩大内需项目建设,争取实施大理颐老院,云龙、南涧、弥渡、洱源、剑川等7个县级综合医院、2个精神卫生机构等项目。(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成州、县市政府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以优化经济结构为重点,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电力、电信、民航、邮政等改革。加快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以切实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教育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切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乡财县管乡用”和县乡两级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增收节支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主体改革质量,全面推进配套改革。加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的服务和支持,加快技术与管理创新,抓实各类重点项目,努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发展。预期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以上。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紧紧抓住云南实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历史机遇,争取布局一批重要交通、物流设施和新兴产业。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平台,切实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继续做好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不断开拓新的出口渠道和出口市场,努力扩大进出口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规范招商引资服务,强化项目储备和推介,用最好的资源和项目招优商、招强商。预期全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5845万美元,增长10%以上,招商引资突破100亿元,增长20%以上。

(四)加快滇西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抓好《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物流、教育、医疗卫生和旅游等专项规划的上报审批,完成“1+6”城市群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100个中心村、重点自然村建设与整治的规划编制,逐步构建滇西中心城市规划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两保护、两开发”,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县城污水、垃圾处理和县城建设改造提升,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以重点集镇建设和旅游小镇开发为重点,加快新型工业、房地产、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社会服务等城镇支撑产业发展,增强县城和重点集镇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全州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32.5%以上,建城区面积增加6平方公里以上,建城区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0.5个百分点,达23.5%。

(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环境保护等重点,不断加大生态监管力度。大力开展县市、乡镇、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切实做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万户,节柴改灶1万户。积极推进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加大水源地生态修复保护力度,力争入洱海主要河流弥苴河、罗时江和永安江水质有明显改善。争取启动实施洱源三营和牛街两个集镇的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继续实施新一轮洱海“三退三还”工程,保护和恢复湿地、滩地。在洱海流域推广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和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户庭院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设施技术更新改造。抓紧实施洱海及入湖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洱海湖泊研究中心基地建设及国家水专项洱海项目。积极向国家争取将洱海流域列入全国流域治理试点。完成《大理洱海流域低碳经济实验区战略规划》编制,鼓励节约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严格按照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的要求,强化对重点减排项目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有效促进“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推进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城乡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完成25.1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推进校点布局调整,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深入推进高中课改,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理技师学院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开始招生,加快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提升重点领域及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改善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条件。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完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农民文化大院年度建设任务,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

认真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深入扎实地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部分优抚对象待遇水平。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工作,积极开展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试点,健全完善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加快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州级统筹工作。继续推进生育保险,逐步提高失业、工伤保险待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0万平方米。

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监督检查。加强对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成品油、液化气等紧缺消费品的价格监管,完善价格应急机制与价格应急预案,确保居民基本生活品供应和市场价格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七)深化重大问题研究,认真编制“十二五”规划

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0年是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结合我州实际,按照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原则,突出围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维护民族团结、推动形成区域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战略重点,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和建设项目,起草好“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使规划成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行动纲领。

各位代表,做好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州委的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州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