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气候综述】
2007年大理州降水偏多,光、温正常,雨季开始期特早,结束期偏晚,对大理州中部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来说属于中等偏下的气候年景,其余地区属中等气候年景。四季气候特点:冬季降水偏多,冬温正常略高,日照正常略少;春季降水偏多,春温正常略高,日照正常;夏季降水正常略少,夏温偏高,日照正常略多;秋季降水正常略多,秋温正常略低,日照偏少。年内先后发生了寒潮、倒春寒、“八月低温”、初夏严重插花旱、秋季连阴雨、局部洪涝、大风、雷击、冰雹等气象灾害以及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作物病虫等灾害。
小春作物生长期间主要特点是干湿交替,气象条件对小春作物生长发育利大于弊;大春作物生长前期遇重旱后期遇阴雨,气象条件对大春生产来说弊大于利;汛期连阴雨过程多,降雨日数偏多,但强降水不突出,降水利用率好,对蓄水工作十分有利。
一、基本气候概况
1、气温
年平均气温大部正常:全州各县(市)年平均气温为12.5~
冬季(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气温正常:各县(市)冬季平均气温为5.4~
春季(3~5月)气温极不稳定,前高后低特点明显:3月偏高到特高,4月和5月大部偏低到特低,4月出现“倒春寒”天气,5月出现了连阴雨天气。各县(市)春季平均气温为12.9~
夏季(6~8月)气温大部略高:6月大部偏高到特高,7月和8月大部地区略高。各县(市)夏季平均气温为18.8~
秋季(9~11月)气温波动明显,各县(市)秋季平均气温为12.8~
2、降水量
2007年全州各县(市)年降水量为629~1315毫米,全州平均为931毫米,比常年偏多106毫米,属偏多。其中,巍山、云龙较常年分别偏少39和52毫米属略少;洱源、剑川、永平较常年偏多7~72毫米属略多;其余县(市)较常年偏多73~289毫米属偏多。年内降水变化特点:上半年月间降水变化极为明显:1月、3月、6月特少,2月、4月、5月特多。下半年除12月特少外,其余月份各县降水分布极为不均。
冬季(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各县(市)降雨量为21~74毫米,其中,漾濞、南涧、永平、大理为62~74毫米,其余县为21~57毫米。全州冬季平均雨量为
春季(3~5月)各县(市)降雨量为142~263毫米,除云龙较常年偏多
夏季(6~8月)降水量:夏季各地降水量在340~640毫米。与常年相比,祥云、弥渡偏多2~14毫米属略多;南涧、漾濞偏多70~155毫米属偏多;鹤庆偏少
秋季(9~11月)降水量:秋季各地降雨量为162~435毫米,与常年相比,弥渡偏少
3、日照
2007年各县(市)年日照时数为2000~2582小时。与常年比较,漾濞、永平分别偏多12和187小时属略多;祥云、洱源、剑川偏少268~321小时属偏少;其余县(市)偏少77~234小时属略少。年内除3月和6月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外,其余月份大部地区略少到偏少,光照条件不如往年。
冬季(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各县(市)日照时数为591~732小时,与常年比较,剑川、洱源、南涧、漾濞、巍山偏少61~100小时,其余县(市)偏少1~57小时。冬季全州平均日照时数为654小时,较常年偏少43小时属略少。
春季(3~5月)各县(市)日照时数为607~754小时。与常年相比,宾川、巍山、弥渡偏多1~86小时属略多;其余县(市)比常年偏少3~63小时属略少。春季全州平均日照时数为679小时,较常年偏多0.21小时,属正常。
夏季(6~8月)各地日照时数为381~567小时,与常年相比,永平偏多156小时属偏多;弥渡、云龙、宾川、巍山、漾濞偏多18~42小时属略多;南涧与常年相等;其余地区偏少11~54小时属略少。夏季全州平均日照时数为447小时,较常年偏多16小时属略多。
秋季(9~11月)各地日照时数为344~520小时,与常年相比,永平、宾川、漾濞、云龙偏少40~100小时属略少,其余各地偏少115~189小时属偏少。秋季全州平均日照时数为408小时,较常年偏少123小时属偏少。
4、雨季开始期和雨季结束期
二、主要气候事件及影响
2007年大风、冰雹、滑坡、泥石流等局部灾害和因灾伤亡人数较上年少发生,其它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雪灾等明显重于上年。
1、干旱灾害
2007年严重干旱主要出现在冬春季和初夏季,旱灾较上年多7398公顷,绝收较上年多14085公顷。
1.1冬春旱
①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各地降雨量为2~28毫米。其中,宾川、洱源、云龙为2~8毫米;其余县(市)为14~28毫米。与常年比较,鹤庆、剑川偏少8~14毫米属偏少,其余各地偏少24~54毫米属特少。气温偏高到特高,其中,1月上、中旬,大理州各地基本无降雨量,气温特高,宾川1月中旬为历史次高年。由于连续三个月降水特少,各地旱情较重,1月下旬虫害发展较快,发展较快的虫有蚜虫和斑潜蝇等。因旱小麦、大麦、蚕豆、蔬菜等不同程度受灾,永平、祥云旱情最重。
②2月中旬中至4月上旬中,全州无有效降雨,各地旱情明显,宾川、祥云、永平等旱情严重。全州冬春旱灾情况仅次于上年,旱灾发生面积为2001年来的次多年。
1.2夏旱
2007年的夏旱主要出现在雨季开始后的初夏,又称初夏插花旱。即:南涧、漾濞
2、低温冷害
2.1寒潮及雪灾
2007年2月1~2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全州出现了明显的降温降雨(雪)的寒潮天气,海拔
2.2“倒春寒”灾害
4月10~13日受弱辐合区控制,全州出现阴冷有小到中雨的天气,各地总降雨量为20~39毫米。其中,中部及以北地区日平均气温8.0~
2.3、“八月低温”灾害
水稻、玉米抽穗扬花期(8月中旬到9月中旬)出现连续三天≤
3、连阴雨灾害
5月中旬出现阴雨寡照气温偏低的天气,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造成剑川、鹤庆、云龙、洱源县部分小麦、大麦、蚕豆等出现发芽,霉烂,部分已种水稻、玉米、烤烟出现苗黄苗弱,玉米、烤烟出现僵苗、缺苗、倒苗等。云龙县白石镇及鹤庆松桂、金墩等7个乡镇出现冰雹和洪灾,永平杉阳出现洪涝灾害和雷击伤人,大理银桥出现滑坡,下关镇、大理镇出现洪灾等农作物和房屋不同程度受灾,房屋倒塌损毁,库塘埂倒塌,道路、沟渠受损。
10月11~21日,全州持续11天阴雨天气。其中,16~21日受北方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降雨伴随降温。历史上10月中旬极少出现连阴雨天气,加上这次连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小,阴雨寡照的特点尤为突出。此期大理州正处在大面积秋收秋种期,连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对全州库塘蓄水和山地作物出苗利多弊少;连阴雨造成稻谷成熟期推迟,已黄熟的水稻返青等影响收种进度;造成田间积水,局部地区已种蚕豆烂种烂芽,部分地区稻谷、玉米霉烂,出现丰收不丰产的现象。
4、暴雨洪涝灾害
2007年大理州大雨暴雨均较上年多,灾情出现次数较上年多,全州9个县先后出现不同程度洪灾涝灾,各县出现洪灾日期如下:大理县:5月13~14日,8月11~13日,
5、泥石流、山体滑坡灾害
2007年泥石流、山体滑坡灾害少于往年。主要出现在南涧、漾濞、云龙等县境。泥石流灾害:漾濞县出现在
6、大风、冰雹灾害
大理州2007年12县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风雹灾,灾害最重的是鹤庆、洱源。全年风雹灾造成的农作物受灾情况少于上年,但灾情比上年重,风雹灾造成人员死、伤、病及大小牲畜死亡,房屋倒塌损坏等。鹤庆县主要出现在4月底,
7、雷击灾害
2007年雷击灾害出现在永平县
8、作物病虫害
2007年小春作物病虫害较轻,大春作物病虫害较重。大春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前期虫害重于病害,后期病害重于虫害。
8.1小春作物病虫灾害情况
由于1月、3月高温干旱,2月、4月多雨,使小春作物病虫害普遍发生。其中,麦类锈病主要发生在南涧、弥渡、大理、宾川等县,山地麦偏重发生,白粉病主要发生在中部以南地区,蚜虫普遍重发生;蚕豆锈病主要发生在大理、弥渡及宾川,全州属中等偏重发生,蚕豆蚜虫偏重发生,蚕豆斑潜蝇中等发生,粮菜混作区偏重发生。但总体上讲,小春作物病虫害发生范围和程度略比往年轻,与去年接近。
8.2大春作物病虫灾害情况
本年由于出现严重夏旱和秋季连阴雨,各地大春作物病害虫害发生较重,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玉米灰斑病、锈病等。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粘虫、玉米螟虫、地下害虫等。
虫害爆发原因:5月下旬到7月上旬,降雨稀少,气温偏高到特高,当水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时,保山、临沧、思茅等地区稻飞虱大量发生,虫源大量迁入我州,加上有利气候条件7月上旬我州稻飞虱、粘虫等突然爆发,重发生区在弥渡县德苴、苴力、寅街、祥云县的云南驿、下庄、鹿鸣、南涧县的公朗、德胜、南涧镇、巍山县的巍宝山、庙街、大仓、永建、漾濞县的鸡街、苍山西坡、平坡、永平县的曲硐、杉阳、永和等。粘虫重发区在大理以北地区,虫害普遍重于往年。
大理州气象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