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剑川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向着“历史文化名城样板、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一、坚持文化为基,让一砖一瓦流淌着人文气息。始终坚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重中之重,让剑川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一是厘清文脉体系。深挖剑川文化资源,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博物馆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和原住居民生产生活等作为剑川文脉体系的核心,形成思想共识。二是守住名城根魂。在保持风貌协调和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先后实施古城古建筑修缮保护、外立面整治、道路广场改造、景观绿化亮化提升等工程,不断完善古城古镇古村基础设施,90%以上的原住居民在古城古镇生活,保留浓郁的烟火气息和原汁原味的生活形态。三是强化活化利用。全力推进剑川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并实施古建筑活化利用工程,推出赵藩陈列馆、张伯简纪念馆等一批优秀的历史文化保护精品项目,建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27个博物馆,充分彰显剑川文化魅力。2023年3月,国务院命名剑川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全国第141座、云南省第8座、大理州第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坚持系统规划,让一景一物映衬出古风古韵。始终坚持执行总体规划不动摇,提前谋划、系统规划县城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工作,使山水林田湖城自成一体。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先后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城市控规,着力构建“一城望湖、二河穿城、群山合围、多区共生”的城市空间结构。二是突出绿美建设。科学规划绿美社区、综合公园提升、林荫大道、绿道建设、口袋公园等建设项目,打造了以8个广场公园、28个口袋公园为点,绿带廊道建设串联各区空间的绿美城市体系和以“五横五纵”为构架的路网绿化体系。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3.7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1.67%,人均公园面积18.22平方米。三是注重文化植入。在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中,注重将剑川木雕、石雕、楹联等文化元素有机融入设施建设与景观设计,让每一个点位的打造都厚植文化底蕴、焕发特色魅力,使新城区与剑川古城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三、坚持量力而行,让一街一巷焕发出生机活力。始终坚持分步实施、量力而行,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结合县情和财力干事,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管理。一是推进资源整合。根据县城规划及实际用地现状,收回供而未建闲置地块,优先划拨为城市绿化用地建设口袋公园。优化整合闲置危旧房屋打造城市节点,着力解决古城部分区域无公共休闲空间问题。二是分步更新城市。实施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三年来完成投资3.8亿元,通过多方争取资金,除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外,未形成新的政府债务。加大城市停车场、污水管网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在县城建成12个停车场,县城污水集中收集率从11.1%提升到67.9%,剑川县获云南省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秀典型。三是强化精细管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将县城划分为4大片区、25个小网格区,建立管理机制,打好环境综合整治“组合拳”,常态化营造精致、整洁、有序的县城环境。
四、坚持惠民利民,让每家每户生活得舒适幸福。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让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激发非遗活力,让城市更有灵气。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立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开展剑川木雕、剑川白曲、石宝山歌会节等非遗项目活态展、演示展。做好“非遗 +”文章,创新非遗产品设计,打造非遗体验路线,推动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二是培植文旅业态,让剑川更有人气。实施完成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乡愁书院等项目,扎实推进古城业态承载区建设,加快培育康养、旅居、研学等旅游新业态。在沙溪高速公路通车、剑川县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剑川旅游更火、人气更旺,老百姓从旅游发展中更受益更得实惠。三是汇聚群众力量,让发展更有底气。通过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工作的实施,人民群众生活在县城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持续提升,参与县城建设、古城保护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三年位列全州前列。(剑川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