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5240576T/2025-00017
  • 发布机构: 大理市教育体育局

大理科技管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度质量报告

大理科技管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度质量报告

  • 2025年02月07日
  • 来源: 大理市教育体育局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一、基本情况

1、学校情况:大理科技管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民办中职学校,是国家承认学历的三年制学历教育。始建于2010年5月,位于理市下关镇创业园区生物园区。校园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7890平方米,学校自有资产1410万元。

2、学生情况:三个年级在学籍学生130人,其中,在校学生130名,男生67名,女生63名。自办学以来,今年有58名学生入学,60名学生毕业。学生相对稳定,学生巩固率约为90%,每一年的招生人数、学生巩固率、毕业人数等基本一致。但是2020年、2021年,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断崖式下降。2022年招生只有17人,为历史最低。今年经过努力招生数有所增加。

3、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人,其中专职教师18人,生师比为7.22比1,专职教师本科学历以上占100%,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占7.1%,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占28.57%。

4、设备设施:学校设施设备总投资1200万元,主要设备有智能机器人、计算机、汽车维修设备等。2019年新增设备投入近1000万元购买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二、促进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2024年,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学校将继续实行素质教育标准化管理,军事化管理,学生自我管理。学生素质教育一直以来是我校的强项,我校是教育界同行学习、推广的榜样。2025年,我们将继续巩固、发扬学生素质教育的“大科模式”,同时,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好改革开放、发展成果,为国争光的教育活动;开展技能竞赛、做优秀工匠的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的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活动贯穿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活动精心设计,主题突出,效果显著,形式灵活多样,对重点学生细心、耐心、热心进行帮助和教育。同时,学校大力开展强身健体、学生特长兴趣活动,力争实现优秀学生达到60%以上,合格学生达到100%。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合格率为92.5%,毕业率为100%。

2、在校体验:多年来,学校的学生管理及教学情况,深得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和好评。2024年,学校继续实行学生会自治、老师监督的学生管理模式,充分体现“我的学校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充分体现学生参与意愿,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特别是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学校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这都是学生全面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结果。学校将继续坚持专业课教学以实训、实习为主,保证学生专业课一人一机,保证了每一个学生离校前都学会独立操作,保证所有学生都学有所用。

3、资助情况: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了每一个学生按时足额享受了国家助学金每年2000元和学费减免每年2000元。做到了政策宣传到位,资金发放到位,手续档案保存到位。

4、就业情况:2024年,学校将继续坚持“对口就业,体现意愿,优质服务”的安置就业原则。学校实行新生入学即签订《保证就业合同》的制度,保证毕业学生100%安排工作(7%左右毕业生选择自主就业),保证专业对口安排工作,保证就业后跟踪管理与优质服务,保证多次安排跟踪,保证实现本地就业、异地就业、选择就业的意愿。

5、职业发展:过去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2024年学校坚持以学生就业、升学意愿为主导的办学方向,遵循学生意愿,实行分类教学、分类培养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教学分为技能就业班和高考升学班。新生入学一学期后,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学校有目的、有针对地培养。技能就业班的学生管理,以企业的管理制度为标准,专业教学以企业对技能岗位的要求为标准,专业教学以实践操作为主,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和企业需要为标准。升学高考班的教学,除专业课程外,重点加强高考学科类教学,向高职、本科方向发展。实施因人施教,各得其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人才。

三、优化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教学要与企业岗位需求、人才需求相适应,学生专业与所学技能,要与企业的需求相对应,学校教学不能脱离社会和企业的需要,要面向企业、面向需求、面向发展。2024年我校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大胆创新、改革,使学生学得懂、用得上。

1、专业动态调整:现在中职学校的大部分专业老化、饱和、过时,已经不适应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需求了。我们学校2023年大刀阔斧地调整专业结构,以少而精,精而强,强而大为目标。减掉家电维修、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电子技术等8个传统饱和专业,保留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特色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为现代企业培养智能制造人才,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为大理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打造云南一流特色专业,培养云南一流刚需人才。  

2、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我们要做好五件事:一是加大专业课、实训课教学力度,学生实操课时至少要占70%,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独立操作。二是专业理论课堂与实训课堂合二为一,教师不能只靠书本教学。三是教学内容坚持基础实用和学生能学懂的原则,不完全以教材为标准教条灌输。四是走出学校,走入企业,走上岗位,在对应的专业岗位上真枪实弹地学习。五是对升学高考的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要像普通高中学校那样强化理论教学,实行高效课堂,向高职院校输送优秀人才。

3、教师培养培训:我校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分为六个部分,一是教师自我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规定内容,接受学校的监督、考核。二是学校定期统一培训,每个月统一集中培训学习。三是传、帮、带,由有经验的教师一对一地对新教师培训、帮助、带动。四是学校邀请专家到学校现场培训、教学。五是利用假期安排老师到生产一线去学习、培训。六是组织升学高考的老师到建水实验中学、昆明海亦丰中学、弥渡实验中学现场学习、培训。技能就业班学生的教学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升学高考班的教师的学历至少是重点大学毕业的。

四、强化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是办学方向与质量的保证,是培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人才的关键。2024年,我们把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天天抓,培养思想正、品德优、学习好、技能强的优秀中职人才。

1、规范管理:管理工作是我校的强项,无论是学生管理还是安全管理、教学管理等工作,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要继续发扬我校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做到管理有序、校纪严明、校风优良、学风端正、和谐安全。

2、开展德育活动:2024年学校全面开展德育教育学习活动,把学习党史、时事政治、政策法规、新时代杰出人才和观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等列为教学计划,把“听党话、跟党走、爱祖国、刻苦学习专业技能、积极参与祖国建设”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标准。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人才,是我们的办学目标。对德育教育,有计划,有学习、有活动、有检查、有考试考核,做到学习有效果,行动有收获,考核有惊喜。

3、做好党建工作: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行教育教学,学校党支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等活动,规范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党的领导,党员在教职工群里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五、培养方向改革

办学以来,我校一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教学为主导,以中职教育为目标。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和中职学生不同的需求,完全的技能教育与就业教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了。从2023年开始,我校开展职教高考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有技能爱好的学生就认真学习技能,努力做一个优秀工匠。文化基础好、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就要刻苦学习文化课,力争考取本科大学。

六、校企合作

为了保证学生学有所用、学习成才,2024年,我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实行校企专业、教学、教育深度融合,实行共同培养、对口培养、定向培养、定岗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合作,技术支撑合作,实习就业合作,如智能机器人专业,我们与湖南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企业负责专业课教学与实训操作教学,负责教师的培训,负责设备的维修维护,负责学生的实习就业。通过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能力。

七、政策保障

我校认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了每一个学生按时足额享受了国家助学金每年2000元和学费减免每年2000元。做到了政策宣传到位,资金发放到位,手续档案保存到位。对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保证项目质量的落实,做到专人、专账管理。

八、勇于挑战

最近几年,公办与民办中职教育都面临重大生存危机,主要来自政策的调整与学生需求的变化。学生普遍选择普通高中与五年制大专,读中职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公办学校不得不在政府的帮助下与公办职业大专院校合作举办3+2的五年制大专班或高考升学班。面临严峻挑战,我校从2023年开始,举办职教高考班,实行技能、就业教育与高考、升学教育并驾齐驱的政策,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愿望,提高办学水平。迎接挑战,把握机会,变被动为主动,实现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