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镇强化非遗资源整合利用助推非遗传承发展
喜洲镇强化非遗资源整合利用助推非遗传承发展
- 2025年02月11日
- 来源:大理时讯
-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文本】
近年来,喜洲镇结合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在强化非遗资源整合利用方面取得较好成果。今年春节期间,扎染、瓦猫等大理非遗手工制品受到游客青睐。
位于喜洲古镇的匠志集大理民艺中心是大理非遗的“集合地”,这里集中展示了23种传统技艺,其中8项技艺开展了丰富的活态体验和研学课程。目前,大理民艺中心有上千种非遗和文创产品,年接待游客量达10万人次以上,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和认可。
走进匠志集,到处都是各类非遗手工制品,有造型别致的羊毛毡饰品、有颜色各异的瓦猫,还有摩登时尚的扎染挎包。在各项技艺绽放光彩的同时,非遗技艺融合也结出了“果实”。
喜洲镇拥有得天独厚的非遗资源,是大理市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最为集中的区域,拥有白族扎染、泥塑、土陶、甲马、羊毛毡制作等非遗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9项、州级13项、市级3项。拥有代表性传承人28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4人、州级10人、市级13人。下一步,喜洲镇将在全面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同时,突破传统思维,深入挖掘非遗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非遗+体验”“非遗+博物馆”等模式,融合赋能,拓展业态,在展示非遗魅力的同时,打造喜洲文化旅游新样板。
记者 黑浩川 杨振飞
责任编辑: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